来源:人气:30更新:2025-08-26 06:32:29
8月24日,《生万物》圆满收官,凭借高开高走并实现台网双爆的收视表现,成为2025年暑期档剧集市场现象级作品。该剧不仅斩获央视八套年度首部收视率破4的佳绩,更创造单日点播播放量破亿的纪录。在爱奇艺平台,《生万物》热度值突破11000,仅次于《狂飙》位列历史新高第二。自开播以来,该剧在云合收视率霸屏榜持续占据高位,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%。《生万物》的全面出圈标志着严肃文学IP改编正掀起新一轮全民关注热潮。从2022年《人世间》、2023年《繁花》到2025年《生万物》,以茅盾文学奖、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代表的严肃文学,不仅获得长视频平台的争相布局,更凭借稳定的爆款产出能力,成为继网络文学IP之后的内容新风口。《生万物》的破圈效应或将推动严肃文学改编进程加速发展。然而在行业热度攀升之际,也需清醒认识到:茅奖作品并非通用的爆款公式,对平台的改编转化能力提出严苛要求。同时,同类题材作品的集中涌现,是否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提前到来,亦是行业亟待协同应对的课题。
严肃文学IP近年来频频成为爆款现象,其成功密码或许可以从《生万物》的传播案例中窥见。该剧改编自斩获人民文学奖的现实题材小说《缱绻与决绝》,以1927至1947年间鲁南农村为叙事场域,通过宁、封、费三大家族的兴衰更迭,深刻诠释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精神羁绊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部传统农村题材作品在年轻观众中掀起二次创作热潮,"俺知不道""拉呱"等方言词汇在网络平台被赋予新意,成为流行文化符号。这种跨越年龄与圈层的传播效能,印证了严肃文学IP在当代文化生态中的独特吸引力。
这些作品凭借深厚的精神内涵与扎实的叙事根基,为影视剧改编奠定了稳固的基础。尽管创作年代久远,但其探讨的人类共同情感与生命命题具有跨越时代的感染力。正如《生万物》导演刘家成所言,剧中展现的人物命运抗争与生存智慧,与当代年轻人面对逆境时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。通过细腻刻画鲁南农村土地变迁,《生万物》成功激活了深植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土地情结,实现"三代人共追一部剧"的跨代互动——老年群体因熟悉乡土生活沉浸其中,中年观众被家庭伦理关系所吸引,年轻一代则被蕴含农耕美学的叙事(被网友戏称为顶配"种田剧")与真实人性触动。
原著《缱绻与决绝》作为一幅跨越时代的农村史诗画卷,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。剧集采用多线交织的叙事方式,将个人命运轨迹、家庭伦理变迁与社会历史进程深度融合。无论是宁绣绣从地主千金到乡村领袖的蜕变历程,还是宁家、费家、封家三大家族的复杂纠葛,以及土匪屠村事件与村庄保卫战等情节,均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。紧凑的剧情节奏与层层升级的矛盾冲突,使观众产生"不敢快进"的沉浸体验,直呼"窒息感拉满"。
如此高密度的信息传递与强烈的情感共鸣,正是在短内容冲击下长篇剧集的立足之本。严肃文学IP常采用多家族叙事与多阶层群像塑造,这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天然优势。既规避了单一主角戏份的局限性,又能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。当年轻观众为宁绣绣的"断亲"情节鼓掌时,老一辈观众或许更能理解封二买地时的执念。原著构建的复杂人性图谱与鲜活人物形象——封四的贪婪、大脚的果敢、绣绣的坚韧、村民的愚昧与善意——让每个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情感投射。
爱优腾三大平台正掀起对优质IP的争夺热潮,随着《生万物》创下超预期收视纪录,严肃文学改编竞争态势愈发激烈。当前不仅近年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版权已被瓜分殆尽,连获奖作家的非获奖作品也纷纷进入影视化视野。值得关注的是,《千里江山图》作为2023年茅奖得主格非的作品,已正式纳入腾讯视频2025-2026年度大剧片单;而梁晓声的《人世间》取得巨大成功后,优酷已签约其新作《我和我的命》,爱奇艺则斩获了《父之父子子》的改编权。
今年,爱奇艺推出的“大家剧场”系列正式启幕,凭借第二部《生万物》的热度,成功树立了这一全新内容品牌。该剧场后续片单涵盖刘震云的《一日三秋》《吃瓜时代的儿女们》,以及《登春台》《平原客》《星空与半棵树》《中文桃李》等多部茅奖得主作品,初步勾勒出当代文学影视化的发展格局。相较之下,腾讯视频虽未设立专属剧集厂牌,但其现实题材布局仍以严肃文学IP为核心。2025-2026年度大剧计划中,《造城者》《主角》《千里江山图》《文城》等改编作品引发关注,其中余华新作《文 city》自2021年出版便创下百万销量,成为近年成功打入大众市场的严肃文学IP,其改编剧集或将成为引发广泛讨论的热点。
在严肃文学IP改编领域,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径。爱奇艺坚持“逆向建构”的内容理念,突破传统流量逻辑,在题材选择上着重关注被长期忽视的农耕文明、城乡变迁等命题,通过“真实细节考据 现代审美转译”的组合策略,重新定义年代剧的创作范式。以《生万物》为例,剧组跨越山东、吉林两地实景搭建,种植200亩麦田并按照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节气规律进行四季实拍,用农耕场景的真实质感引发观众共鸣。
腾讯视频则呈现出风格化与类型化的双重改编特征。《繁花》作为电影质感包装的个人奋斗爽剧,标志着其严肃文学改编的初步方向。而《主角》的出现更具代表性——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,由张艺谋首次担任电视剧监制,西部电影集团参与制作,延续了《红高粱》《大话西游》等经典作品的影像风格。首支预告片中,电影级的光影呈现与镜头语言已引发观众强烈期待。
在类型化探索方面,《千里江山图》或将成为严肃文学IP的典范之作。该剧由王倦与金海曙联合编剧,前者曾打造《庆余年》,后者参与《风起陇西》创作,定位为“在历史画卷中展现信仰之光”的新型谍战剧。通过突破传统谍战叙事框架,该剧试图为类型片注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,实现严肃文学与大众娱乐的有机融合。
在拓展文学IP改编领域时,优酷不仅深耕"紫金陈小说宇宙",更通过《我和我的命》等作品标志着其正式进军严肃文学改编领域。相较之下,近两年重点布局剧集业务的芒果TV似乎选择避开与爱优腾的直接竞争。凭借去年《小巷人家》的市场成功,芒果TV在年代剧赛道占据优势,今年推出的《好好的时代》延续该类型路线,但该作品为原创剧本,未基于文学作品改编。值得注意的是,芒果TV近期签约了星云奖得主的科幻作品《小镇奇谭》,显示出其在悬疑类类型文学领域的布局可能更符合平台调性。
在众多爆款作品之外,部分文学IP未能引发市场反响,而年代题材剧集密集上线或将加剧观众审美倦怠。业界需保持清醒认知,严肃文学IP虽具备潜力,却并非影视改编成功的必然保障。以《人世间》《繁花》《生万物》为代表的成功案例外,仍存在改编效果欠佳的反面教材。
随着长视频平台集中开发年代题材,未来短期内此类作品密集上线或将使观众审美疲劳提前到来。此外,触及遥远年代与异域背景的题材更需要编剧精妙的改编转化,若未能有效弱化地域色彩并重构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,极易面临受众窄众化的挑战。
《装台》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同名小说,尽管在2020年央视收视率排名第二,其网络播放数据与话题热度却未能达到电视端的水平。据芒果TV数据显示,该剧核心观众为25岁以上男性群体,未能突破年龄壁垒,与平台以年轻女性为主的用户基础错位,制约了社交传播效果。
2023年冯小刚执导的电视剧《回响》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小说,但未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。原著凭借6.0的豆瓣评分展现文学价值,而剧集在改编过程中暴露出明显短板。作品采用奇偶章节双线叙事结构——奇数章节聚焦刑侦探案,偶数章节刻画婚姻危机,最终形成叙事交汇。影视化直接移植导致节奏断裂,案件侦破与情感纠葛频繁切换,观众在悬疑氛围中尚未沉浸,即被拽入伦理冲突的夫妻争吵场景,这种叙事方式削弱了整体观感。
近年来,严肃文学改编作品的兴起多源于创作者对经典文本的长期深耕,许多作品都历经多年沉淀才得以呈现。然而在当前改编热潮的推动下,创作周期明显缩短,这种加速是否会对作品的艺术水准造成影响,已然成为长视频平台面临的关键挑战。我们期待视频平台与影视制作方能够秉持敬畏之心,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些凝聚创作心血的文学原著,避免该题材陷入过度商业化开发的漩涡,让更多文学经典在影像转化过程中焕发持久的艺术生命力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jdw8.com